【国家艺术基金】《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》金美月老师课程(第十二天)

发布者:游晶晶发布时间:2019-09-09浏览次数:671

2019年9月8日,《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人才培养》第十二天的专业实践课程在广西师范大学教师进行,荣幸的邀请到了广西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—金美月教授为本期学员教授《瑶族民间舞蹈》课程。


金美月、教师简介: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硕士生导师,原舞蹈表演系主任、舞蹈表演学科带头人,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,指导学生获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舞蹈大赛“舞研杯”奖等奖项。主持完成广西区级教改项目《民间舞课堂教学改革与研究》等项目。个人著作:曾在核刊发表学术论文《瑶族“长鼓”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传承与实践》等。并担任“广西艺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—中国舞教学团队”的主讲教师。


金美月导师从瑶族舞蹈起源与文化历史背景谈起,从“有山就有瑶,有瑶就有鼓”、“南岭无山不有瑶”中提到瑶鼓与族人之间密切地联系。金美月导师还重点讲授了男子长鼓舞的背景文化--“祭祀文化”和“山地文化”,让学员们对瑶族长鼓的文化背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,在技能训练中能更准确的掌握长鼓技巧以及长鼓的风格特点。随后,在导师一遍遍亲身示范和悉心教导下,学员学习了瑶族长鼓舞中的“矮桩步”、“鼓花”等动作,完成了瑶族长鼓舞综合训练组合,最大程度感受到男子长鼓舞的风格特点与魅力所在。


学员心得

郑小龙  贵州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

金美月导师今日主要教授了男子长鼓舞,在授课前她给我们讲述了男子长鼓舞的风格特点以及它的历史背景,主要蕴含的祭祀文化以及山地文化特点。通过金老师给我们讲解了长鼓舞的历史背景,使我们在组合的学习当中,更加了解它的体态以及它的动力和步伐特点。比如在组合当中的祭拜鼓,它所体现出来的是瑶族的祭祀文化,瑶族后人对瑶族祖先的一种缅怀之情。以及在组合当中矮桩步所体现“矮”的特点,是在半蹲的状态下进行击打长鼓,让我们了解到了瑶族人民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。值得一提的是在组合训练当中长鼓舞的技巧运用、精心编排,使用了长鼓元素的平圆鼓、经过三度空间的发展使长鼓绕着身体低,中、高360度环绕,更有观赏性与训练性。通过金美月导师的课堂,让我了解到瑶族民间舞蹈艺术的魅力,对广西瑶族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。



上一篇: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