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0月30日上午,音乐学院在音乐楼406智慧教室成功举办硕士研究生艺术实践与理论研究学术论坛。论坛由学院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主持。
论坛上,五位硕士研究生围绕各自研究领域依次进行汇报。吴恒以《河口乡瑶族民歌音乐形态分析》为题,深入剖析瑶族民歌的音乐形态与艺术价值,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理论支撑;张露露通过《渔鼓源流考》,系统梳理渔鼓的历史源流,展现扎实的史学功底;籍文杰的《锣鼓的起源》则从考古发现与古代文献入手,结合生动的民间传说,深入探讨了锣鼓乐器的起源问题;张欣以《曹理音乐教育思想的当代回响》阐释曹理教育思想体系及其现实意义,体现学术研究服务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时代关怀;刘松林聚焦《2024版人音教材中影视音乐的教育功能探析》,为新版教材的美育实践提供有益参考。
与会导师从研究视角、方法、规范及现实意义等维度对同学们的汇报进行细致点评,在肯定成果的同时提出建设性意见。现场研究生积极参与互动,围绕汇报内容展开热烈讨论,展现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与良好的科研风气。
本次论坛是学院第四届科研活动月的重要组成部分,有效拓宽了学生学术视野,激发了科研热情,是音乐学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、强化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,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层次音乐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学院分管科研工作负责人主持论坛

论坛现场

与会师生合影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