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深化专业认知、拓宽学术视野,以师生互动交流推动学术研究与艺术实践的深度融合,3月26日,音乐学院谭缨英教授携研究生团队于音乐楼B302教室举办音乐家专题学术分享会。分享会由2023级研究生王津津主持,学院各年级研究生及本科生代表共同参与,现场学术氛围热烈。
四位研究生主讲人分别以齐默尔曼、鲁宾斯坦、阿格里奇、王羽佳四位音乐家为研究对象,从艺术风格、技术突破、文化传承等维度展开深度探讨。刘斯莹以“音乐绅士”齐默尔曼为例,通过《莫扎特奏鸣曲K330》与《肖邦第三叙事曲》的演奏分析,揭示其理性与诗意交融的独特气质;王津津以鲁宾斯坦对肖邦《第二钢琴协奏曲》的诠释为切入点,结合晚年访谈中的艺术哲思,诠释其对浪漫主义精神的坚守;魏溦通过对比阿格里奇与基辛对李斯特《葬礼》的演绎,剖析其炽烈风格背后的艺术生命力;魏晨则聚焦王羽佳的现代艺术表达,探讨其以先锋舞台美学重塑古典音乐的创新实践。四位分享者立足学术前沿,既注重史实梳理与作品分析,又融入跨时代对比与个人体悟,生动展现了音乐家艺术精神的当代价值。
以研促学,赋能成长。此次分享会不仅为本科生搭建了接触学术研究的窗口,更彰显了音乐学院研究生培养的丰硕成果,为师生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深度与艺术启迪的思想盛宴。音乐学院始终将学术活动作为育人体系的重要环节,通过导师引领、课题驱动、实践融合等模式,鼓励研究生以讲促学、以学促用,在交流中深化专业认知、拓宽学术视野,全面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与艺术素养。未来,学院将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,深化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,为传承音乐文化、推动学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四位主讲人作学术分享
合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