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实践中传承文化基因,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于2025年寒假期间组织师生深入广西多地开展非遗文化调研社会实践活动。“艺”心颂红歌实践团、文场雅韵探寻团、茶戏新声调研团分赴百色市、荔浦市、博白县,通过实地走访、口述访谈、实践学习等形式,聚焦非遗音乐的历史脉络与当代传承,为传统文化注入青春活力。
“艺”心颂红歌实践团:探寻壮语红歌的传承
音乐学院“艺”心颂红歌实践团寒假期间赴广西百色市田东县调研,通过实地走访右江工农苏维埃政府旧址、百谷红军村陈列馆等革命旧址,结合口述历史访谈与红色歌曲传唱,聚焦当地壮语红歌的历史与发展,挖掘其中的革命记忆。在有“红军村”之称的百谷村,团队成员与村民合唱团共同传唱壮语红歌,感受山歌中蕴含的革命信念。通过与红军后代深入访谈,团队记录了多位老战士的历史故事,深入了解了壮语红歌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,获得了珍贵一手资料,积极助力革命音乐的活态传承。
文场雅韵探寻团:创新赋能传统曲艺
荔浦市文化底蕴深厚,是“广西文场”传统精髓的发祥地与主要传播地。寒假期间,音乐学院“文场雅韵”探寻团前往荔浦,针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——荔浦文场开展调查。调研过程中,团队成员拜访资深文场传承人,了解了荔浦文场的历史发展与文化底蕴,学习了表演技巧,协助群众艺术馆设计《趣味文场启蒙课》,教孩子们学唱荔浦文场经典片段,并提出建立童声传承梯队、开发文场主题文创等建议,助力荔浦文场焕发新生机。通过此次实践,团队成员深入了解了荔浦文场,以丰富的文化活动推动荔浦文场的传承与发展,展现新时代青年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与使命。
茶戏新声调研团:非遗焕新助力文化传承
为系统考察采茶戏文化生态,全面了解非遗保护现状,深度挖掘创新发展路径,茶戏新声调研团赴广西博白县开展实地调研。调研团一行欣赏采茶戏演出服饰展示,细致学习其与地域文化的紧密联系;深入排练厅,观摩青年演员反复打磨身段,聆听身段教师讲解采茶戏动作创作渊源;与市级传承人访谈交流,系统了解采茶戏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艺术魅力,重点关注00后新生代学员为传统剧目注入的创新元素。通过实地调研,团队成员深刻体会到桂南采茶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,更加明确了其传承发展必须立足时代需求、坚持守正创新的重要性。
在此次寒假社会实践中,音乐学院青年学子用文化调研守护非遗根脉,深入田间地头探寻非遗密码,近距离对话非遗文化传承人,用现代创意激活传统艺术生命,以知行合一展现新时代青年与历史对话、与文明同行的青春担当。下一步,音乐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,深化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,引导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担当文化传承使命,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贡献青春力量。
“艺”心颂红歌实践团学习传唱壮语红歌
“艺”心颂红歌实践团访谈红军后代
文场雅韵探寻团学习文场动作
文场雅韵探寻团开展“文场知识进校园”活动
茶戏新声调研团学习桂南采茶戏演出服饰相关知识
茶戏新声调研团采访桂南采茶戏传承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