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家艺术基金】《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》张小春老师课程(第二十七天)

发布者:周佳樑发布时间:2019-10-30浏览次数:876

2019年9月24日下午,25日,26日上午,《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艺术人才培养》第27,28天的专业实践课程在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02舞蹈教室进行。荣幸的邀请到了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原院长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、广西舞蹈家协会主席张小春教授给我们讲授了《壮族民间舞蹈》课程。


张小春、教师简介:

广西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原院长、教授、硕士研究生导师、广西艺术学院教学名师奖,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,广西舞蹈家协会主席。曾多次担任广西电视台等大型文艺晚会的舞蹈总监和导演。《壮族蚂拐舞动律探索》等论文,分别发表在《舞蹈》、《艺术教育》、《艺术探索》期刊。


壮族是中国人口最多的一个少数民族,壮族民间舞蹈更是种类繁多。张小春导师从生产劳动、祭祀酬神、民族图腾、服饰特点对壮族舞蹈的影响谈起,通过对动作详细的释义,让学员不仅准确的掌握壮族动律以及巫求舞蹈的风格特点,同时对壮族的民族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

学员心得

李妮娜:张老师今天给我们教授了壮族基本手位步伐组合与壮族巫求组合。张老师的课堂气氛活跃,张老师用形象、生动、精准的语言引导学生,让我们能快速的领悟。在教学的过程中,老师结合自己采风经验,详细讲述了壮族的“那”文化、巫文化,让我们不仅是学习掌握了专业技能,更是对民族的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。

张老师的课堂,让我受益匪浅。老师渊博的专业知识,对舞蹈热爱、严谨、精益求精的态度,更是对我影响深远。


王淘:“舞蹈是拔高了的简朴生活”张小春老师在给我们上巫求舞课的时候,不断强调我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要立足于生活而高于生活。巫求舞是一种热烈而神圣的舞蹈,一招一式,神秘而充满力量,它所表现的精神要求超越世间万物,深沉的情感,博大的精神在这里都能感受到。刚开始学习,我们大多数人精神都没有主动性,没有主动进入“神婆”角色,像木偶似的做着机械的动作,自然体会不到那种蕴藏在舞蹈动作里的魅力,通过练习之后,个人不再表现为个人,而是演化为真正的仿佛向上天祈求的“神婆”。舞蹈者是传统文化的身体记忆,巫求舞的朴野、真诚与力量通过老师的整理改编,有效的保护和继承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
上一篇:下一篇: